2.《富致秘录》中源线建仓法 天地人第一《河图》《洛书》
来源: | 作者:麟龙操盘手 | 发布时间: 2022-09-06 | 242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天地人第一。《河图》为上古之图,亦为天赐人之神图。宇宙万象皆出于此。寓意多极,玄妙无穷。河图本为星象之图,其亦可用之于地理。故在天为象,在地成形也。天之象乃二十八宿,地之形则合乎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、明堂之理也。天地有别,但却无差。差别之中又无差别。是非之间又无是非,两者之间彼此相合。洛书出洛水,示人以河图之对。河图洛书互为阴阳,两者既相对又相辅。自古图书临世,其源扑朔迷离,来无影去无踪。故图书之争,历年不衰,未有定论。自伏羲氏做卦以来,贤者皆以卦为正宗。八卦甲子是生万象,阴阳相对,物之理也。

天地人第一。


    《河图》为上古之图,亦为天赐人之神图。宇宙万象皆出于此。寓意多极,玄妙无穷。河图本为星象之图,其亦可用之于地理。故在天为象,在地成形也。天之象乃二十八宿,地之形则合乎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、明堂之理也。天地有别,但却无差。差别之中又无差别。是非之间又无是非,两者之间彼此相合。


    洛书出洛水,示人以河图之对。河图洛书互为阴阳,两者既相对又相辅。自古图书临世,其源扑朔迷离,来无影去无踪。故图书之争,历年不衰,未有定论。自伏羲氏做卦以来,贤者皆以卦为正宗。八卦甲子是生万象,阴阳相对,物之理也。


    故帝曰:观天之道,执天之机,尽矣。故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。五贼在乎心,施行于天。宇宙在乎手,万化生乎身,天性人也,人心机也。立天之道以定人也。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,地发杀机,龙蛇起陆,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。天人合发,万化定基。


    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九窍之邪,在乎三要。可以动静,火生于木,祸发必克,奸生于国,时动必溃。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。天生天杀。道之理也。天地万物之盗,万物。人之盗,人。万物之道、三盗既宜,三材既安。

    故曰:食其时,百骸理,动其机,万化安。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,所以神也。日月有数,大小有定,圣功生焉,神明出焉,其盗机也,天下莫能见,莫能知也。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得之轻命。盲者善听,聋者善视。绝利一源,用师十倍,三返昼夜,用师万倍。


    心生于物死于物,机在于目。天之无恩,而大恩生。迅雷烈风,莫不蠢然。至乐性余,至静性廉。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。禽之制在炁,生者死之根,死者生之根。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。


   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,吾以时物文理哲。愚人以愚虞圣,吾以不愚虞圣,人以奇期圣,吾以不奇期圣。


故曰:沉水入火,自取灭亡,自然之道,静。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,浸。故阴阳胜阴阳,相推而变化,顺矣。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,因而制之。至静之道,律历所不能契。爰有奇器,是生万象,八卦甲子,神机鬼藏。阴阳相胜之术,昭昭乎近于象矣。


其文为《黄帝阴符经》,经中所载天下奇文也。其天地人三才,彼此依存,彼此对立,对立及依存之间,若有相连,若有所断,断续之间又为阴阳。其本为易之本,其象为易之象,图书及八卦为宇宙之象形,黄帝之阴符经,为万物之文字解说也。


河图诀曰:

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

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

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。

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。

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


所以,一为水之生数,二为火之生数,三为木之生数,四为金之生数,五为土之生数,六为水之成数,七为火之成数,八为木之成数,九为金之成数,十为土之成数。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,方能生。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,方能成。一六共宗,为水,居北。二七同道,为火,居南。三八为朋,为木,居东。四九为友,为金,居西。五十同途,为土,居中。河图以十数合五方、五行、阴阳、天地之象。



图式以白为阳,为天,为奇数;黑为阴,为地,为偶数。并以天地合五方,以阴阳合五行。

一六共宗居北方,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。

二七同道居南方,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。

三八为朋居东方,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。

四九为友居西方,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。

五十同途居中央,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。

河图因据五星出没之象而成。上古五星为五纬,金木水火土。木曰岁星,火曰荧惑星,土曰镇星,金曰太白星,水曰辰星。

五行幻化以二十八宿为界,水星见于北,正当冬气交,万物蛰伏,地唯冰雪;七月夏至,火星见于南,夏气交令,地上炎炎;三月春分,木星见于东,正当春气当令,草滋长春满人间。五月土星见于中,以示炎夏湿土之气当令。木火金水皆以其为中,其间过度。九月秋分,金星见于西。以示秋杀伐之气当令,万物老矣,俱皆凋零。

《洛书》古称“龟书”,为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也,古时称其甲背上有此图。寓意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以五居中。五方白圈皆阳数,四隅黑点为阴数,其二。


昔年黄帝东巡过洛修坛沉璧,受龙图于河,龟书于洛东。昔黄帝之时,天大雾三日。帝游洛水之上,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。天乃甚雨七日七夜,鱼流始得图书。亦有传说云,黄帝坐于玄沪洛水之上,有凤凰衔图置帝前。另有传说云,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,临于玄沪洛之水,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。


传说纷纭,大禹传说。大禹时,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,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。大禹依此治水成功,遂划天下为九州,又依此定《九章大法论河图洛书》。又或说,禹治洪水时,天帝赐给禹治洪水,因而得赐洛书。 法而陈之,天与禹,洛出书。神龟负文而出,列于背有数至于九。禹遂因而第之,以成九类。


    常道传言繁多,以致世人无法辨别真伪,然洛书之本却万世不变。吾辈对于传说略观大概即可,不可拘泥于众多传说,但求义理之精髓。